返回首页

小学语言中的写作技巧

    老人与青年、少年、儿童不同,他们的外貌、语言、动作都有自己的特点。通过仔细观察,抓住特点,才能把老人写好。

    《老水牛爷爷》一课的开头,就对老水牛爷爷的外貌作了一番描写:古铜色的脸上镶着一双亮光闪闪的眼睛,尖尖的下巴上飘拂着花白胡须。他高高的个子,宽宽的肩膀,说起话来声音像洪钟一样响亮,走起路来地皮都踏得忽闪忽闪的……这里,作者就抓住了老水牛爷爷的外貌特点。“花白胡须”是一般老年人共有的特点,“古铜色的脸”、“亮光闪闪的眼睛”则是老水牛爷爷这个人物特有的。而“说话像洪钟”,“走路把地皮踏得忽闪”的动态描写,更是把老水牛爷爷写得栩栩如生。读了这段描写,老水牛爷爷健壮、爽朗的形象,好像出现在我们眼前。

    老人的语言和行动也与青年人不一样。他们说话速度较慢,一字一句,不锋芒毕露却饱含深情;他们的动作也较迟缓,不那么利落,但却能显露出他们做事老练、稳健。一位同学写了一篇文章《爱花的人》,主要写一位特别喜欢养花的王爷爷。文中这样写王爷爷喜欢花:“每当王爷爷看见自己养的花开了,他就乐呵呵地,眯着眼,用两手捻着胡须,东看西看,得意地欣赏着自己的作品。”你看,要是个小青年,就不会这样耐心地,饶有兴味地欣赏自己养的花。当“我”把王爷爷的花弄坏,妈妈带着“我”来道歉时,王爷爷站起来,抚摸我的头,笑眯眯地说:“没什么,都是花嘛!这花弄坏了还是小事。”他用手重重地按了下我的头,又说:“喏!祖国的花朵弄坏了,那问题就大了。哈……”王爷爷说的这段话,充分体现了一个老人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

    在我们身边,有不少老人:爷爷、奶奶、老教师、老工人……你不妨对他们仔细地观察一番,写一篇描写老人的文章试试看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当然更没有完全一样的人。一人一个样。既然这样,为什么有的同学写人物却抓不住特点呢?

    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没有认真观察,一个是观察不得法。如观察同学抹桌子,光看不行,不一定能抓住特点。假如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观察,一下子就能抓住人物的特点。通过比较你就会发现有的动作快,有的动作慢;有的干活很细,连桌子腿下面的部分都一丝不苟地擦;有的干活却很粗,点到为止;有的干活的时候嘻嘻哈哈,有的却沉默寡言,如此等等。这样一对比,人物的特点不就很容易抓住了吗?

    再如写班主任老师。你可能一时抓不住特点。但你如果把班主任和别的科任老师加以比较,马上就会发现班主任的特点,或严厉,或风趣,或讲课生动,或平易近人……要写爸爸,把爸爸和妈妈一对比,特点就很容易抓住了。

    人有丑俊之分,个儿有高矮之分,皮肤有黑白之分,这都是比较而言的,在比较中看出来的。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人,上面说的这些就都不存在了。所以说,比较是抓住事物(包括人物)特点的最重要的方法。

    有位同学在写《我的小组长》时,一时不知从哪下笔,说组长的特点不突出。老师说:“咱们班有四位组长,你把他们四位比较一下,看你的组长和另外三位有什么不同?”他眨了眨眼说:“四名组长三名女的,只有我们组长是男的,我们的组长又高又瘦……”一口气说了一大套。老师说:“这主要是外貌方面的。再从性格、爱好、工作方面比较比较。”这位同学又说了不少特点。什么“性格开朗”呀,“工作负责”呀,等。老师问:“能举出例子来吗?让事实说话。”这位同学又举出几个生动的例子。老师高兴地说:“看,你们组长的特点不是抓住了吗?一比就出来了,有什么难的?写!写下来就是好文章!”

    请记住:比较,是抓住事物特点的好办法。

    为什么要描写人物的外貌呢?描写人物外貌是为了表现人物的精神、性格、品质。因此,在描写人物外貌时,首先就要明确文章是要表现人物哪个方面的精神、性格、品质,这是决定写什么以及怎么写的主要依据。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爷爷》一课,作者为了表现爸爸的热爱劳动、勤劳俭朴,便紧紧抓住人物俭朴的穿戴和健康的脸色来写:“他头上裹着白毛巾,身上披件老羊皮袄,腰里别着烟袋,黑红色的脸膛配上银白色的胡子,活像童话里的老仙翁。”叫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俭朴而硬朗的老农民形象。与此关系不大的一些外貌特征,诸如身材的高矮、鼻梁的高低、嘴形的大小等等,都略去不写。

    为了写好人物的外貌,还要经常搜集、积累一些描写人物外貌词语,如描写眼睛的词语有明澈、雪亮、亮晶晶、水灵灵、浓眉大眼、眉清目秀……描写头发的词语有乌发、鬓发苍白、鹤发童颜、刘海儿、羊角辫儿……积累了丰富的词汇,才能准确、逼真地描绘人物的形象。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鲁迅先生也说过:“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从眼睛这个“心灵的窗户”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和内心世界,所以,作文时描写好人物的眼睛是很重要的。

    怎样描写人物的眼睛呢?我们可以举两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小学语文课本有一篇课本,题目就叫《穆老师的眼睛》。课文一开始是这样描写穆老师的眼睛的:“穆老师的眼睛双眼皮儿,乌黑的眼珠又圆又大。“这只是从外表来写眼睛,更重要的是写好“眼光”、“眼神”。课文接着写,当“我”上课想玩东西时,穆老师的眼睛好像在暗示:“你怎么做小动作啦!”当我回答问题声音响亮时,穆老师的眼睛又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好像在说:“讲得好!”当“我”病刚好来校上课时,穆老师不时用眼睛看看我,仿佛对我说:“吃得消吗?”当“我们”下课做游戏时,穆老师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像在提醒我们:“哎――当心!我要捉住你们啦!”这样就把眼睛写“活”了。通过这些生动的描写,我们就可以看出,穆老师是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儿童,善于教育学生的好老师。

    《小英雄雨来》课文中,写日本鬼子的“眼睛”也很出色,揭示了日寇凶恶、残暴的本质:“坑沿上坐着个鬼了军官,两眼红红的”,“旁边一个鬼子嗖地抽出刀来,瞪着眼睛向雨来头上劈”,“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

    生:老师,什么是人物的神态,您能告诉我吗?

    师:请你先看一下《金色的鱼钩》中的这两段话:

    “老班长看到这情况,皱起眉头,说:‘怎么了,吃不下?……’”

    “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一丝笑意。”

    这里的“皱起眉头”,“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就是人物的神态。可见,人物的神态就是人物的神情姿态,主要通过人物面部的表情变化显露出来。

    生:我明白了。再请您给我讲一讲,怎样描写人物的神态?

    师:描写人物的神态,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点,描写人物的神态,常常与人物的外貌、心理活动、动作、语言等结合在一起。像前面说的老班长“皱起眉头”的神态,就是和人物的语言连在一起的。而《一个粗瓷大碗》中的“这些,炊事员老李在旁边看到了,他没有出声,眼睛里却含着泪花”则和人物的心理活动有关。这样写,能更好地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使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如《草船借箭》中,“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作者通过一个“吃惊”一个“笑”的鲜明对比,就把诸葛亮的“胸有成竹”、“神机妙算”活画出来了。第二点,描写人物的神态,还要考虑到当时、当地人物的心情和文章情节的发展。《在炮兵阵地上》一课写了彭总的三次神态变化。第一次是“脸色有些不好看了”,第二次是“再也忍不住了”,“电闪雷鸣地发作了”,第三次是“彭总压住了火,声音轻了,批评的分量可更重了。”这样写,好就好在神态描写与人物的心情一致,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变化,更能突出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

    除生气、悲伤外,还可以写喜悦、激动、忧愁、恐惧等神态。当然,这要考虑文章的情节和人物的处境,不能生拉硬扯。平时,要注意观察人,大人、小孩、男人、女人在各种场合的神态怎样,做到心中有数,写人物神态就不费难了。

    生:谢谢老师。以后我一定注意多观察,作文时写好人物的神态。

    不少同学感到写人难,写妇女特别难。这主要因为平时除自己的妈妈外,和其他妇女接触不多,没有注意观察。观察不细,抓不住特点,写出的妇女就不具体、不形象,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怎样描写妇女呢?怎样具体、形象地表现她们的思想、性格、作风呢?一般地说,可以从下面几点来考虑。

    (1)抓住特点写外貌

    描写妇女的外貌,一定要抓住她的身份和性格的特点,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从头写到脚。一位同学写一个年轻的妇女“没过门的五舅妈”的外貌:“她不高不矮的个子,圆圆的脸庞,穿着一件浅蓝色的连衣裙,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连衣裙衬托着她那红润、细腻的脸,更显得年轻漂亮,风度翩翩。她一边洗木耳,一边和大家说笑,屋里气氛十分活跃。”这就抓住了这位妇女年轻、漂亮、生气勃勃的特点,给人的印象极深。

    (2)通过语言表现人物的思想

    写人物的语言,要合乎人物的身份和性格,要有个性特点,不能千人一腔。妇女的语言和其他人又不一样,她们心眼细,嘴也有点碎。一位同学写的一篇文章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宝贝儿,在学校里上楼时可要留神呀,要不,摔下来可就没命了!喝水时可别对着水龙头,要不……。”“好了好了,妈,人家都快背下来了!你就别说了!”我不耐烦了,夺下书包,拔腿就跑。“哎,我的宝贝儿,别跑那么快,要不……”我捂着耳朵,一口气跑到学校。妈妈说的话,就反映出她疼爱孩子甚至溺爱孩子的特点。

    (3)写好人物的行动

    要具体形象地写好妇女,一定要写好“做了什么”和“怎样做的”。行动写得越生动,人的思想品质就越鲜明。一位同学写的文章《妈妈的手》中有这样的描写:当鸡叫三遍的时候,妈妈的手已经开始工作了:忙着做早点。临近中午,她的手又工作了:忙着做午饭。下午,她的手又开始工作了:忙着做晚饭。夜晚,当明月高悬的时候,妈妈的手又工作了:忙着洗衣服。读了这段行动描写,一个勤劳妇女的形象便跃然纸上了。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写人的文章,其中有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下面有几个例段,请同学们读一读,看看写的是哪一种人。

    例一 他头上裹着白毛巾,身上披着件老羊皮袄,腰里别着烟袋,黑红色的脸膛配上银白色的胡子,活像童话里的老仙翁。

    例二 你看,那位身穿棉袄,还加上一件羊皮坎肩,须发苍苍的老农,正在向城里来的客人介绍土地的情况呢。那酱紫色的脸,粗糙的大手,眯着的眼睛,好像告诉我们,在这块土地上,他不知流了多少汗,费了多少心,然而粮食产量总是得不到明显的提高。

    例三 老水牛爷爷的影子又出现在我面前了:古铜色的脸上镶着一双亮光闪闪的眼睛,尖尖的下巴上飘拂着花白胡须。他高高的个子,宽宽的肩膀,说起话来声音像洪钟一样响亮,走起路来地皮都踏得忽闪忽闪的。

    读了这三段话,同学们会立刻回答:这三段话写的是三位农村老爷爷。同学们为什么能一口答出?这是因为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从年龄,衣着,肤色等方面,写出了老农民的特点。由此,我们得到这样一个启示:由于每个人的身世、经历、文化程度。社会职业及所处的环境不同,人的特点也就不同。因此,写一个人(不仅是农民,还包括其他各行各业的人),必须通过仔细地观察,并抓住他们的特点(不仅是外貌特点,还包括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的特点)来写,才能使你笔下的人物“活”起来。

    成功的细节描写,有助于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文章的主题。但有些同学作文中的细节描写,不细致,不典型,不真实,不但劳而无功,反而引起读者的厌烦。怎样才能写好细节呢?

    (1)细致观察

    通过反复细致的观察,把要写的细节印在自己的脑子里,写出来才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如《渡船》开头写了年轻妈妈“愁眉不展,眼睛里还噙着泪水。船一摇晃,泪珠便直滚下来”。她怀里的孩子“沉沉地睡着”,“全身都裹在被子里”,“尽管这样,妈妈还是把他贴在胸口……”作者如果不对“年轻妈妈”认真仔细地观察过,是不能把她的表情、动作写得这样具体、逼真的。

    (2)典型、精当

    细节的描写必须典型。一块垫在杠杆下的石头,可以比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的作用还要大。典型的细节描写,虽然寥寥几笔,却能深刻地揭示人物的性格和文章的中心。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作者在“谈碰壁”故事中,通过对伯父语言、表情、动作等细节的描写,表现了鲁迅先生幽默的性格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在“救车夫”的最后一段话中,通过对伯父“严肃”的表情,“枯瘦的手按在我头上,半天没动”,“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等细节的描写,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旧社会的强烈不满。

    细节描写要做到典型,一定要力求精当,千万不要牵强附会,作可有可无的描绘,以免成为作品的累赘。

    (3)真实生动

    细节描写必须以真实为基础。夸大其辞的细节描写,不但不能使读者信服,往往还会闹出笑话。当然,这个真实,既是曾经发生过的事实,也指一定会发生的事实。

关键词: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推荐文章
  • 怎样写状物

    怎样写状物,的作文不仅摹形描状,而且往往寓托着作者的某一思想感情,喜爱或厌恶,歌颂或鞭挞。有时,我们还可以借物喻人或借物寓理。状物的记叙文,大致可以分成四种类型。1...

  • 写作技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写作技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达到的完美程度。这种艺术性的取得,决定于作者的世界观、创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在具体的作品中,艺术性表现在作家在一定世界观的指导下,运用各种写作手...

  • 写好想象文要做到的几点

    写好想象文要做到的几点,心,即写作目的。比如要说明骄傲自满的害处,正是要说明互相帮助的好处等。然后就要观察有关表现中心的种种现象,观察有关动、植物的习性、生存环境、固有的...

  • 小学生想象作文写作技巧

    小学生想象作文写作技巧,。 根据对本校学生作文和教师作文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我们对此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1、对教师的状况 (1)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过于强调作文技巧、方法的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