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学琴热的思考之七:业余学琴何必太专业(5)



  学琴过于专业化似乎是一种大趋之势:其中有器乐教学的一贯传统;也有社会生活中互相攀比的心理作用;有传统教育以愈严愈优的定势,家长们也认为越严越好,认为\"严师\"定能\"出高徒\";还有教师以学生成绩为手段提高自己的个人地位与声望而不顾孩子全面发展,采取对琴负责对人不负责的态度,等等诸多原因。这种愈严愈善的风气,使某些自己对正确演奏的概念尚不明确,对演奏专业知之并不深的老师,以对照学生要求严格而苛刻来提高自己的地位。近些年,考级出现了,考级通过可以在升学中加分的错误政策又使这一趋势进一步升级。可悲的是,这一切以孩子为目的的出发点,最终走向了使孩子成为受害者的结局。

  有一个家长告诉我,她的孩子在原来的老师(这个老师曾因为众多学生通过考级而被命名为\"优秀钢琴教师\")那里已经学了四个月,仅仅学了三个音,在过去的四个月里每天按老师要求做数千次\"掉腕\"练习,五岁的孩子每天练琴多达四小时,以使动作达到正规化的要求;甚至连得腮腺炎时也必须去上课,否则就会被这个\"好老师\"开除!\"这是你自己的孩子,你不心疼吗?\"当我问家长这句话时,家长顿时泪如雨下,说∶\"人家说,学琴都得这样,没有办法呀!\"正象一个家长说的:\"学琴就好象是百米赛跑,跑前都说不想拿冠军,可枪声一响个个都很玩命!\"

关键词: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