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基本乐理知识外,大部分器乐学习的主要内容不是言语性的知识,而是操作性的技术动作与直觉性很强的\"乐感\",这些学习内容的非言语性,决定了语言表达与概念使用的规范在器乐学习中很难建立。一个跳音的动作,一个乐句表情的处理,往往做一个示范学生就可以掌握,但用语言描述起来不仅非常繁琐而且往往使人不知所云。\"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在器乐教学中是特别常见的现象,在实际教学中,这些难以言传的东西往往就要用大量的形象比喻来暗示,所以几乎每个教师都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术语\"来描述技术现象或乐感表现。这就是为什么,器乐教学中没有标准化的\"教师辅导手册\"或\"自学教材\"的原因。有些家长来信,希望能够通过\"辅导手册\",来辅导孩子;有些成人希望通过\"自学教材\"来学习器乐都是不现实的。对教学录像带也不能寄予太大的希望,因为有些器乐学习的录像带即便包括了孩子学习的乐曲,但录像带中所讲解的问题,可能并没有在自己孩子身上出现,而孩子的问题恰恰录像带上没有讲;甚至录像带中的音乐处理也不能作为\"标准\"看待,你的学琴教师对音乐的理解可能与录像带中演奏家的理解不同,而音乐艺术的理解与演绎是没有统一标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