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学琴热的思考之九:器乐教学为什么没有统一(3)



  由于儿童的个体差异巨大,在相同的乐曲或技术课题上,不同孩子出现的问题可能完全不同;经验表明,相同的问题,对不同的孩子也不能使用相同的方法加以解决。在目前的儿童乐器教学研究的现状下,大多数教学中出现的现象都是教师根据个人经验来处理的。当然这时教师的经验如何就对孩子学琴的效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以上的原因,普通学校的\"统编教材\"、\"教师参考书\"在器乐教学中是很难推广的,没有任何一套教材可以适用所有的孩子。实际上,与家长想象的不同,是否能够综合使用多种教材为孩子安排作业恰恰是教师水平与经验的标志,而仅仅采用一本教材往往是教师水平不佳的表现。有些教师甚至错误地采取按照教材的顺序逐曲学习的方法,这种布置作业的方法不利于学生学习有两个原因,一是现有的教材往往在内容的连续性上,并不合理,不同技术课题之间的训练步骤可能并不符合这个孩子的技术掌握情况;另一个原因是,不同的孩子能力不同,有些孩子需要较多的练习才能掌握一个技术要领,而教材中往往安排的作业不够,学生弹完了一首作业,并没有掌握应有的技术动作,还需要更多的曲目进一步加强与巩固,但教材的下一课已经是完全不同的内容了,所以,完全按照教材的顺序挨着练的方法不适用于大多数学生。器乐学习不仅不能采用统编的教材(入门阶段除外),甚至同一教材也往往会因不同的学生而在教学顺序安排上有所不同,这并非如一般家长所认为的是\"不规范\",而是种器乐教学的特点所决定的。

关键词: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