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提琴教材的选择:在练习小提琴时,不能盲目练习,应选择优秀的教材进行指导,或由小提琴老师进行指导。目前,音乐书店出售的小提琴教材比较丰富,各有各的特点。选择教材应注意的是:"以音乐为本",在音乐中学习演奏技术,技术为音乐服务,要选择能激发学习兴趣的教材。但是单纯地使用一种教材是不够的,随着学习阶段的提高,应该在过程中适时适当地选用传统的可靠教材。例如,当进行到第二册时,可配合"沃尔法特";进行到第三册以后,选用"小顿特"、"而塞"、"马扎斯"、"费奥里罗"等。音阶选用俄罗斯"戈里戈良"的。在这个过程中,还应该多拉些小乐曲和初级的小提琴协奏曲,如"塞茨"、"维第"、"罗德"、"维奥蒂"等。这之后进入中级阶段,可以选用"克莱采尔"、"维尼亚夫斯基"、"大顿特"等等。
4:激发保护学习兴趣:小提琴学习的自觉性不是天生的,在兴趣中产生的。激发、保证学习的兴趣应注意:
(1)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每天规定几次练琴时间,每次因年龄不同可以从15-45分钟,根据注意力集中维持时间的长短来定,逐渐形成到时间练琴的习惯,习惯的作用是巨大的、有效的。
(2)提供音乐环境:兴趣的培养应该在音乐的环境中给予引导,即多听音乐,尤其多听古典的经典作品,尽量听大师或著名乐团演奏的,音响器材要上档次,从小就树立起高标准的音乐形象及音响效果;音乐厅、音乐院校或其它场合如有音乐会,应尽可能去亲身感受。
5:学会歌唱:音乐源于歌唱;小提琴这种乐器最富有歌唱性,只有用内心来歌唱,才可能演奏出悦耳的音乐。因此,学拉第一弓的时候,应会唱四根空 弦,即5、 2、6、3。有一定的基础后再演奏乐曲时,还应该坚持先唱后用心去演奏。演奏是为了表达乐曲的情感,乐曲表达的情感源于演奏者自身的体验。换而言之,如果 你想使演奏打动听众,首先要打动演奏者自己。如果面对一首新乐曲,即无老师教,又无录音听,只有先通过视奏,这种视奏,逐步建立起了您对乐曲的了解与认 识,通过视奏,了解乐曲的性质、乐思、乐句、乐段与技术运用、特点等,然后,再通过大量的练习,待掌握了乐曲的技术之后,再练习音乐表现,不可急于求成。 总之,音乐的震撼力来自演奏者内心的感受和体会。这是音乐的灵魂。
6:持琴的方法:练习小提琴时,持琴的方法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学习和演奏的效果。
正确的方法是:两脚按肩宽自然站直,身体重心自然地落在两只脚上,肩、臂自然下垂。左手持琴颈把琴放置在左下颌与锁骨之间,左颌可向右方向稍作移动(这 样的好处在于,一是为以后左手撸弦的"舵式动作"作准备,二是这样可以带动左肩稍向右,给持琴增大了支撑)。琴头的方向,一般顺着左脚尖的朝向,既不是正 前方,也不是向左看齐,而是介乎两者之间--自己感到比较舒服的位置。头既不能向左歪,也不能使劲压,把脑袋的重量放上去就行了。琴面尽量与地面平一些, 平行是不可能的,只是别让琴面太侧了、太倾斜了(这样的好处是:有利于把弓和右手臂的重量放到琴上去,有利于发音)。琴垫的使用问题,一般根据需要决定, 脖子长的,一般都用,脖子短的可用可不用。开始持琴都会感到不舒服,如垫个琴垫可缓解一下。持琴姿势与平时自然站立没什么两样,仍可走路、可说话、可微 笑。切勿用力夹。如开始夹不住,可用左手稍托住一下,帮帮忙,待持琴自然了,左手托的作用就不用了。看上去好象琴长在自己的左前方一样,好象身体的一个组 成部分。还应提醒的是,琴头不要低于琴面,要稍高一点,起码要使琴与地面平行。
7:持弓的方法持弓5步骤:
(1): 手应放置的位置:手应放置的位置是指手离马尾库上一点还是靠下一点,最主要的是由右手拇指决定的。正确的大拇指位置应该是让指甲下面的肉垫放在马尾库顶端 与弓杆接触十字拐角内,即肉垫的大部分在弓杆上,另有大约三分之一在马尾库的侧沿上。拇指的状态既不能弓起来,也不能僵直起来,而是顺其自然-- 略有弯曲,使拇指处于能伸直,能弯曲的状态。拇指的位置与状态是握弓的关键,而握弓的好与坏直接影响运弓的质量,也即发音的质量。拇指的正确位置与状态, 可以使运弓既稳定又灵活,更有利于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