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给参加音乐考级孩子家长的一封信(2)



  2.为当特长生而使劲拔程度。目前许多大、中、小学为了开展文艺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而要招收一些特长生,而特长生的要求又定位在某一级别,于是家长们为了让孩子获得这一级别的通过证书就不顾孩子的实际水平和能力,要求老师硬往某级上拔程度。这样一来, 基础没有打好, 勉强攀到了某一级而再也上不去了。

  其实, 现在已有不少学校不仅要看你的级别证书, 更看重的是学生的实际演奏水平。你有一个七级勉强通过证书还不如一个五级优秀证书受欢迎呢。拔苗助长的含义是很明白的, 但有的家长好像不能理解, 总想去跳级,拔程度。请设想一下, 如果一个普通学校的学生只背考题不学课文, 他能学好功课吗? 回答肯定是: \"不能\" ! 而多数的考级曲目是考题的性质, 让孩子只练考级曲目就等于让他只学考题, 那能学好吗? 再说跳级也一样, 一年级的学生跳到三年级再跳到五年级, 这不成了特高智商的天才了吗? 考级教程的安排也是基本要求一年考一级,为达到每级的要求应当在考级规定的曲目外还应练习许多辅助教材,这样才能达到开发智力,提高文化素质的目的,所以, 踏踏实实地一级级的学上去, 象盖高楼一样, 先把地基打得牢牢的, 树要长得高, 根就要扎得深, 请家长们仔细衡量一下利弊。当然, 拔程度的问题也不全是家长的责任, 有的老师为标榜自己的教学\" 水平 \", 极力鼓动学生往高级别考, 而且声称到我班上能在多短的时间里考过多少级等等, 对于这种老师,家长们千万要慎重。

关键词: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推荐文章